文|徐庆举
昨天,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了庞总公司有一位志愿者"倩倩姐",因为被老爷子的情怀和毅力所感动,放弃在上海优越、舒适的生活,参与庞总在祖源、潜口和章渡的三个"梦乡村"工程,成为庞总团队的一员,义务奉献,只要能做的,什么都干,至今已有7个年头。
我在章渡采访,还接触到另一位志愿者黄卫俊先生,他同样是被庞总的精神所感召,心甘情愿参与到"梦乡村"项目中来,只不过他的方式与"倩倩姐"不同。
我对他的采访是在一间名为"俊峰小筑"的咖啡店里,这是黄先生自己开的,就在章渡老街上。黄卫俊也是上海人,60出头,外表很儒雅,人也显年轻。他告诉我,他租下的这个房子就是庞总他们开发的,上下两层,楼下被他用来开一家咖啡店,楼上有两间客房,一间他自己住,另一间用来做民宿,纳入庞总的公司统一使用,可以接待游客。黄先生说,他在上海有自己的生意,他和爱人非常喜欢乡下安静的田园生活,特别希望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给自己留一段悠闲的时光,享受内心的安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庞总在潜口老街的"梦乡村"项目,感觉特别符合夫妻俩的期待。而庞总也希望有能力的朋友们到他的"梦乡村"项目里投资,带来新的业态,完善配套服务,给老街带来新的活力。黄先生夫妻俩商量,如果以投资经营的方式对庞总所做的乡村振兴事业有所帮助,而且又能享受到期盼的田园生活,岂不一举两得?于是,夫妻俩毅然决定从庞总公司租下潜口老街的一个门店开办咖啡屋,平时由黄先生打理,他爱人上海和安徽两头跑。庞总在章渡老街进行开发后,黄先生又追随而来,成为章渡老街开业最早的商家。
黄先生的咖啡店布置得非常时尚,坐下来喝杯咖啡感觉特别温馨。店的对面隔着窄窄的老街就是安静的青弋江,远处是连绵的青山,享受着这样的环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怎会不愉悦?黄先生告诉我,现在"泾溪水镇"客人还不多,生意不忙。平日里,他非常享受坐在店里临江读书、喝茶、品咖啡的感觉,这正是他特别想得到的生活,打拼几十年了,寻一处安静、优美的乡村之所,让自己的心情彻底放松一下,这种感觉太好了。黄先生说,他非常感谢庞总和他的团队打造的这些"梦乡村"项目,不仅改变了古村落的面貌、造福了当地百姓,而且也为都市人在美丽乡村享受康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虽说是我们在章渡这里投了一点资,客观上帮助庞总的"梦乡村"项目充实、完善了商业业态,实际上也是为我们都市人寻找到了另一种生活体验。我们帮庞总,同时也是帮自己。我们在这里得到的身心愉悦,是金钱买不来的。
在咖啡店的墙上,贴着很多客人写的留言。黄先生也让我在留言笺上写一句话,我想了想,写下这么一句:享受生活,从现在开始!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庞总告诉我,黄卫俊的妻子张翠峰不久前刚办了退休手续,就马上到章渡来当志愿者了,现在负责客房部工作。庞总说,章渡老街增加了很多康养项目,老街一旦开业,会派小张去对接安徽中医药大学,并让上海的医疗资源也到乡下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2023年6月1日。未完待续)
两位志愿者(黄卫俊、倩倩姐)在忙碌中。
黄卫俊开的咖啡店外观。
咖啡店一角。
咖啡店一角。
咖啡店布置得很温馨。
咖啡店的留言墙。
我写的一句话。
黄卫俊太了解“梦乡村”了,各方人士来访,他都是讲解人。
黄卫俊在讲解中。
说到“梦乡村”的发展历程,黄卫俊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