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山川 诗意万象——知名书画家夏同俊老师作品赏析

葛子双
2025-03-26

撰文:葛子双

编辑:余成凤

应夏同俊老师的品茗邀约,来到了他的“合肥古玩城”工作室。工作室空间不大,空气中悠悠飘散着淡淡的墨香,一组玻璃橱柜摆放着若干玉雕作品,氛围静谧而雅致。房间中央,一张画案占据了显眼位置,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有一张尚未完成的山水画,上面的墨痕似乎是画家创作时思绪流淌的痕迹。

工作室四壁上没挂一幅“大咖大腕”的作品,而是挂满了画家自己的得意之作,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峰峦叠嶂间云雾缭绕,飞瀑流泉似能听见轰鸣;还有两幅装裱精美,笔锋刚劲有力,不失灵动飘逸的书法作品,无声地彰显出画家既能书又能画深厚的艺术功底。

夏同俊,字空谷,号逍遥斋主,1955年8月出生,安徽肥东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笔耕不辍,为书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先后得到邢庚与张仲平两位国画大师的言传身教;现任中国东方诗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当代书画院书画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安徽醉墨轩书画院副院长,合肥翰博书画院院长等职。

夏老师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画大赛,多次入展并获得金奖、银奖、一等奖和优秀奖数次;多次受到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采访、刊登、介绍和报道;早在2014年就入选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珍品展”,许多作品被企业和个人收藏;近年来参展获奖的有:2019年安徽省第二届书画电视大赛绘画一等奖;2021年国画作品“延安精神代代传”获国网安徽公司书画展一等奖;2023获安徽省第三届佛教书画展优秀奖。

《皖山春色》,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巍峨磅礴的群山。全景式的构图,主峰占据画面三分之二,以"雨点皴"塑造出山石的苍劲质感,这些山峦连绵起伏,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姿态矗立在天地之间。

作品《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画家以豪迈而洒脱的笔触,勾勒出山的轮廓,那粗重的线条仿佛是大地的脊梁,充满了力量感。皴擦之间,山石的纹理、质感被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人似乎能触摸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黄山揽胜图》山体的形态丰富多样,有的陡峭险峻,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圆润浑厚,散发着沉稳与包容的气息。在布局上,群山相互呼应,错落有致,既有主次之分,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开阔的空间感,让观者仿佛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画面中晕染的红云更是点睛之笔,那鲜艳的红色在墨绿中格外醒目,如同燃烧的火焰,为整个画面注入了活力与热情,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群山、云雾共同构成一幅和谐而美妙的自然画卷。

作品《梦幻世界》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空灵的气息。画家巧妙地运用颜色和墨色的渲染,使云雾在山峦间若隐若现,几笔飞雁恰似云雾中的精灵,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墨的晕染,更赋予了云雾层次感和质感,仿佛能看到云雾在山间缓缓流动、变幻。使画面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春曲》和《春韵》两幅斗方,画家运用多种皴法达到"浑厚华滋"之境,看似混沌的墨色中暗含五笔七墨的严密法度,将金石趣味注入山水肌理。远处群山朦朦胧胧,与流动云气、山泉形成动静对比;近处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树木,树枝蜿蜒,树叶或浓密或稀疏,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山顶红房为这片雄浑的山水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生机。

夏老师的山水画,每一幅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大自然深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他通过画笔,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些山水画凝聚着画家对自然的哲学思考、艺术表达和个人情怀。

品茗过后,夏老师盛情挽留,因事不得已而谢别。随之,夏老师拿出两幅杰作赠送于我,为表谢意,吟诗一首《谢夏老师赠画》以作纪念:

宣纸铺开天地宽,毫端凝情化丘峦。

峰如翠浪千层涌,墨染烟霞万里连。

笔底山川藏锦绣,茶香适趣话苍岚。

承蒙杰作相馈赠,友谊岁月照肝胆。

华北影响力-2_副本.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