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25年5月20日,我们4人组合浙江游的第四天。在酒店吃完早餐,9点钟我们出发,到兰亭景区游览,这里是“中国第一行书”王義之《兰亭集序》的诞生地。下午,我们到了徐渭艺术馆,全面了解这位古代书画大师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又到鲁迅故里景区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弥补了昨天下午因闭馆而未能参观的遗憾。
进入兰亭镇,车外已有这样醒目的标识。
兰亭,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兰亭村,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汉代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谢安等41位文人贤士在兰亭修禊,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因而闻名传世。
兰亭是在明代旧址上清代重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1平方米。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由鹅池、流觞亭、御碑亭、王右军祠、兰亭碑亭等古建筑和碑刻组成。兰亭是魏晋隐逸、名士文化的重要纪念地,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书法圣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2013年3月5日,兰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鹅池碑,位于兰亭风景区鹅池边。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因是两位著名书法家所写,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
兰亭碑是兰亭景区的核心文物之一。现存的兰亭碑亭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亭内石碑高1.73米,宽1.02米,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该碑在“文革”期间被砸断,1981年修复时拼合残碑而成。
作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诞生地象征,兰亭碑是书法艺术与文人雅集精神的重要载体。
景区内的流觞亭,匾额是乾隆皇帝御书。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流觞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兰亭序里有名的曲水。
流觞亭里的陈列,记述了《兰亭集序》诞生过程和产生的巨大影响。
流觞亭前的曲水。
御碑亭。
兰亭御碑亭又称“祖孙碑”,正面刻康熙临《兰亭集序》,背面为乾隆七律诗,碑重18吨,为兰亭镇亭之宝。
景区内的参与性项目一一临池十八缸。
关于临池十八缸,有一个故事。相传,王羲之叫他儿子王献之练习写字,告诉他,当把十八缸水写完后,就能发现书法的秘诀。可是,王献之只练了三缸水就骄傲了,以为自己写的和父亲不相上下了,便拿笔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去看。王羲之看了觉得上紧下松,就随手拿笔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献之便给母亲看去了。母亲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就有一点像羲之了。”王献之听了十分惭愧,因为他和王羲之的差距太远了。从此,王献之苦练书法,写完十八缸水后,终于成为了和父亲一样有名的书法家。
我也参与一下。
兰亭碑林原建于2015年,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改造后重新开放。其设计灵感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化意境,依托蜿蜒地势建成曲线优美的碑刻墙,与周边竹林、古树相映成趣。
碑廊总长59.3米,高4.18米,采用绍兴传统粉墙黛瓦风格,不对称坡顶结构。碑刻墙嵌入19块名家书法石刻,涵盖行书、章草、篆书等,按书法家出生年月排列,包括沙孟海、启功等大家作品。
景区内的一座廊桥。
这里就是王右军祠。
王右军祠是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而建,因其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祠堂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同治年间重修,现为绍兴兰亭景区的核心建筑之一。
祠内正中供奉王羲之塑像,悬挂“尽得风流”匾额。两侧回廊嵌有历代名家临摹的《兰亭集序》刻石及王羲之生平资料,分“行迹”“家族”“情怀”“影响”四大板块展示其翰墨人生。
昨天下午,在小雨中,我们来到了徐渭艺术馆。
徐渭艺术馆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后观巷33号。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
徐渭艺术馆是拆除原绍兴机床厂老旧厂房进行改建,并保留厂房外墙作为艺术馆围墙,形成新老辉映的艺术效果。
绍兴是徐渭故里。2021年是徐渭诞辰500周年,作为文化新地标,2021年5月19日,举行纪念徐渭诞辰500周年活动时,作为绍兴文化新地标,徐渭艺术馆正式开放。开馆展汇集了国内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博物馆的藏品,难得一见。这次展览开展时,我正在千岛湖参加中国美院和《美术报》举办的一次山水画研学活动,我特意请假到此参观,非常震撼。
时隔数年,当我第二次来到徐渭艺术馆时,依然心潮澎湃,徐青藤的书画艺术影响深远,魅力无穷。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号青藤道人,浙江绍兴人。一生坎坷,八次科举不第,曾为抗倭名将胡宗宪幕僚,后因精神失常杀妻入狱七年。晚年贫病交加,却在书画、戏剧等领域成就卓著,开创泼墨大写意画风,被誉为“青藤画派鼻祖”。
展厅中,徐渭的书画作品铺陈开来,气势如虹。他的书法,笔锋所至,如狂风骤雨,又似山崩海啸。字形宽博,方圆兼施,每一笔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波澜壮阔。那些看似随意的笔画,实则蕴含着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令人观之忘言。
他的绘画作品带来的冲击力令人难以忘怀。徐渭的花鸟画,开创了大写意的先河。墨色淋漓,笔触豪放,却又不失法度。他笔下的荷花,或挺拔如剑,或偃仰如风;他笔下的葡萄,或晶莹剔透,或饱经沧桑。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他将个人的悲欢融入画中,让每一笔都成为心灵的独白。
后世很多名家都非常推崇徐渭。
来到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
百草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昌坊口新台门的鲁迅故居内,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于清嘉庆期间。
百草园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
百草园原状陈列的依据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传世美文。充满着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现仍留存,矮墙南端仍嵌着的一块界碑,“梁界”二字,清晰可辨。百草园现有朴树、樟树、桐树、无患子树、皂荚树、桑树、苦楝树、瓜子黄杨、中日友谊桂花树等10个树种15棵树。
百草园的原状陈列和展览成为立体解读鲁迅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和鲁迅丰富的文学世界的场所。
参观鲁迅纪念馆始。该馆建于1973年,位于鲁迅中路235号,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
绍兴鲁迅纪念馆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主展厅共两层,分为南、北展厅两个大空间形式,同时又与序厅紧密相连。南展厅二层为中庭式回廊展场,主要展出鲁迅的生平事迹。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6507件/套,有珍贵文物222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971650人。
1994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1997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天的参观游览结束,我们到这家餐馆品尝绍兴菜。
孔乙己的形象处处可见。
(作于5月21日)